汪世彪是万年县生猪养殖户,最初养殖规模为年出栏生猪1万头。在农行大力的支持下,汪世彪的生猪养殖业迅速发展壮大,已发展为集生猪养殖、加工、沼气发电等规模化综合化经营的生猪养殖企业,年出栏20万头,成为万年县规模最大的生猪养殖户,汪世彪的座驾也由最初的昌河面包车换成了现在的沃尔沃越野车。
万年县生猪养殖历史悠久,生猪生产一直是该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199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供港瘦肉型生猪基地,现有规模化养殖单位80余家。
生猪规模化养殖会引发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万年生猪养殖企业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笔者走进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江西山庄养殖有限公司。来到大门口,我们乘坐的车被拒之门外,而是被安排上了公司的专车。进入大门后,但见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根本想不到我们正置身于一家生猪养殖公司。总经理张启水自豪地介绍说:“我们公司的生猪真正是生在‘氧吧’、长在‘花园’”。
以前,江西山庄养殖有限公司采用水冲式清理生猪粪尿,平均每天产生的粪尿量约67.5吨,且为直接排放,导致猪场及周围臭气熏天、蚊蝇成群,每年花费在污染赔偿、猪病防治等方面的开支就达10多万元,生猪质量更是因此受到影响。近年,在农行贷款的支持下,公司积极引进美国等养猪业发达国家已经成熟使用的水泡粪工艺,对新旧猪场进行改造,既减轻了猪场工人的劳动强度,又解决了污水处理难等问题。并安装水帘降温系统,确保猪舍内常年温度保持在28摄氏度;还在猪场内种上了树木、花卉,铺设了草坪。占地600亩的养猪场就像一个“生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