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口服液  粉针  水针  可溶性粉  散剂  溶液剂  预混剂 兽药






A
P
P

 
按疾病查产品 >
H7N9舆情持续发酵下的冷思考
时间:2014/3/19 13:31:00  作者:【编辑】35941  来源:兽药网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一 媒体关注不是错,过分渲染不可取
对于H7N9疫情的报道,笔者认为:既然有人发病,就属于社会公众事件,媒体就有报道的义务。但是,对于公共安全事件的报道,要把握好尺度,既能让公众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公众健康,又不伤害家禽养殖业,这才是最高明的做法。至于有些媒体长篇累牍、不惜占用头版头条的大肆宣传,笔者认为着实没有必要,因为流感病毒又不是新生事物,它已经存在多年,由于环境的变化和病毒本身的变异,原来不感染人的流感病毒现在感染人,是很正常的现象,完全没有必要过分炒作:特别是在国家已将人感染H7N9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管理后,更没必要过分聚焦。如果单纯为了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和吸引公众眼球而对家禽行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则是对家禽行业的严重不公,这一点毋庸置疑。根据现在的科研进展,在病毒来源和疫情走向都不确定的情况下,采取科学谨慎的报道方式,才是媒体应该把握的正确尺度,而不应该过分注重新闻卖点和抢新闻。
二 打铁还需自身硬,练好内功是关键
对于不利于家禽行业的舆论导向,家禽业界人士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并提交报告和建议给不同层级的主管领导。但是,舆情引导并没有向有利于家禽业的方向发展。对于深陷窘境的家禽行业,在全力应付舆情压力的同时,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家禽业近年来经常被新闻媒体扼住要害,“速生鸡”“药残鸡”“禽流感”这些焦点之所以被媒体锁定,说明养禽业确实存在致命伤。虽然规范经营的规模养殖场是市场主流,但是,一些小规模养殖场疫病多发、滥用药的事实不容回避,虽然H7N9疫情没有在家禽中发生,但是H9N2、H5N2等感染家禽是客观存在的,而发达国家却很少发生。以上情况说明,我们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疫病防制水平有待改进,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有效控制,只是片面希望媒体科学公正报道、少报道或不报道,则有避重就轻之嫌,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出路。整个行业不能实现,有效的过程控制和流程管理,真正意义上确保家禽产品质量安全,大家又有什么理由一味地去埋怨媒体、讨伐记者呢。
三 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引导不可少
在低迷的市场行情中,既没有灵丹妙药,也没有救世主。只要消费市场不能正常启动,整个家禽行业难有起色。虽然近年来家禽产品被曝出不少问题,但是优质产品并不缺乏,在一次次事件的负面影响之下,优质产品的光芒被完全掩盖了。
对于深处舆论漩涡中的家禽行业来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产品也需要宣传。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等产品之所以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虽然也出现过食品安全事件,但是总体质量令人放心,因为市场上绝对安全的食品是没有的),除了其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之外.与其不惜花费重金、不遗余力的宣传是分不开的。国内家禽企业目前欠缺的正是这些,不能跳出行业的圈子考虑问题,没有向社会公众宣传家禽产品是他们的硬伤。在此,笔者认为,家禽业者首先要做到对自己的产品质量有信心,然后再想办法让消费者安全放心地消费,这样才能起到源头活水的作用。
四 风雨过后见彩虹,重新洗牌正当时
无论遭遇再大的挫折和打击,行业还要继续发展下去。每一次重大事件或疫情的发生,在给行业造成重大损失之后,也带来了行业洗牌和整合的机遇。在2013年持续低迷的行隋下,大部分养殖户被迫出局,就连那些有一定经济基础、多年经营的龙头企业都艰难度日,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更是难以为继。这样的市场行情考验的是经营者的自信心和耐受力,只有致力于长远发展才有支撑下去的勇气和动力。在这一轮市场打压下,那些经常短线操作、赌市场的养殖散户恐怕要退出了,未来市场将会留给规范经营的规模企业。因此,虽然低迷的行情大家都不希望看到,但是对于加速行业洗牌功不可没。也许在经历过这一轮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是真正闪光的企业,我们期望风雨之后能早日见到彩虹。

 


本文共分[1] 页

    上一篇:农业部行政审批减少 养殖行业将受益

    下一篇:江苏盐城市召开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工作会议
 
35941客服微信
扫一扫了解更多产品信息!
新手指南
了解35941
注册新用户
法律声明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兽药产品
猪兽药
鸡兽药
牛羊兽药
毛皮兽药
水产兽药
饲料产品
猪饲料
鸡饲料
饲料添加剂
饲料预混剂
浓缩料
猪药系列
高热病
口蹄疫
咳喘病
拉稀
促生长
禽药系列
黄白痢
大肠杆菌
呼吸道
新城疫
消毒剂
牛羊系类
牛羊催肥
乳房炎
头孢
驱虫药
小反刍
35941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了解更多产品信息!
货到付款 整件免邮 正品保证 买贵补差 支付宝担保
Copyright 2006-2019 35941.com版权所有 吉ICP证B-2-4-20080050号 吉ICP备080000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4301号 *兽药广审(文)201609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