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口服液  粉针  水针  可溶性粉  散剂  溶液剂  预混剂 兽药






A
P
P

 
按疾病查产品 >
H7N9流感导致全国家禽业很受伤
时间:2014/2/19 9:12:00  作者:【编辑】35941  来源:参考消息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浙江走访发现,一些地方家禽养殖产业化程度高,多采用"公司+农户"形式,在活禽交易闭市的情况下,禽业企业遭遇市场、农户"两头挤压".与此同时,银行开始出现抽贷、停贷现象,令禽企本已紧绷的资金链更加脆弱。
  
  
  进入2014年,H7N9禽流感疫情在浙江、广东等地卷土重来,多地陆续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通报。受此影响,多地"鸡鸭无人问、禽市入寒冬",禽类消费大幅减少,加之多地陆续关闭活禽市场,禽业企业面临"生死考验"。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浙江走访发现,一些地方家禽养殖产业化程度高,多采用"公司+农户"形式,在活禽交易闭市的情况下,禽业企业遭遇市场、农户"两头挤压".与此同时,银行开始出现抽贷、停贷现象,令禽企本已紧绷的资金链更加脆弱。

  家禽业再遭重创

  受人感染病例持续增加和暂停活禽交易的影响,家禽消费跌入"冰点",这对尚未从2013年春季禽流感疫情重创中复原的家禽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春节前的一天,在杭州市中心的松木场农贸市场,活禽摊贩李学民正坐在鸡笼旁抽烟,鸡笼内还有卖剩的几十只活鸡扑棱着翅膀。李学民说,接到市场通知,这几天自己就要关门歇业。"还剩这么多鸡,让我们怎么处理啊",他叹息着说,"做了半辈子活禽买卖,算是入错行了!"

  2014年以来,H7N9禽流感呈高发态势。目前全国已经有100多例人感染病例,截至2月11日晚间,浙江省累计通报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81例,位居全国首位。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先后暂停活禽交易,暂时关闭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区、花鸟市场禽鸟交易区,存量活禽和相关区域由市场方和卫生部门进行消毒防疫。

  春节前《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杭州等地的农贸市场走访看到,本来在春节前夕应该红火的活禽交易一片冷清,摊贩们愁眉苦脸。在杭州市王家弄农贸市场,原本贩卖活禽的半封闭空间已"人走鸡去",只剩下消过毒的鸡笼子被摆放在玻璃窗内,与市场内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在进入活禽摊位的走廊墙壁上,贴着"严禁对外加工禽类,违者停业"几个大字。

  2013年春季H7N9禽流感曾使浙江省活禽市场关闭了近三个月,这让一批家禽企业蒙受不小损失。嘉兴立华畜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家禽业的龙头企业,总经理汪泽文给记者粗算了一笔账:2013年受禽流感的影响,尽管政府后来补贴了1100多万元,但企业还是直接亏损了2200多万元。"眼看着元旦、春节这段时间能补点损失,不料禽流感又来了,让我们'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他说。

  一些浙江省大型禽业企业反映,近日来,禽类销量下降70%以上、价格下降50%以上。其中,温氏禽业公司日销量从25万只减少到10万只;宁波振宁牧业有限公司日销量减少83%、价格下跌45%.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调查,2013年上半年养殖场户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亿元。近期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再次出现H7N9病例,对正在逐步恢复的家禽产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4000多万养殖场户经济利益受到损害。

  据企业反映,由于销售不畅和价格下跌,目前每销售1只黄羽肉鸡亏损4至6元,白羽肉鸡销售量减少约30%.据中国畜牧业协会调查,近一时期养禽业的直接损失在200亿元。

  "外销出路堵死,内部市场无法消化,杀禽、掩埋苦无场所,我们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宁波振宁牧业总经理屠友金说,今年一些地方刚开始闭市时,他们就马上想到要将鸡运往省外,可是困难重重:劳动力短缺,日均劳动成本投入大;运输行业也进入紧缩期,远途运输更是难上加难;频繁发生的H7N9禽流感疫情使得外地商贩对浙江的活禽"闻鸡色变".

  禽企多陷资金困局

  除了要面对无人问津的鸡鸭和每天巨额的损失,更大的难题接踵而来。随着亏损加剧,银行开始抽贷、停贷,越来越多禽业企业陷入资金链危局。

  八桌简单的年夜饭,70多个员工沉默地吃着。春节前夕的一个晚上,浙江均得利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麻朝阳哽咽着给全体员工开会:"现在是企业的存亡关头,已经7个月没给你们发工资了,对不起大家。但我也不能承诺年底一定发,银行、养殖户来讨债的实在太多了。"

  麻朝阳说,公司的最新一期还款950万元已在今年1月21号到期,但企业无力按期还贷,遂于1月2日就向公司所在的缙云县反映困难。县里召开会议,决定拨出资金帮扶这家公司。但消息一出,村镇银行、浙江省农业发展银行工作人员纷纷去公司调研,查看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县政府紧急调拨的110多万元帮扶资金最终也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企业去年的亏损额高达980万元。"现在禽类企业已经被拒在银行贷款之外,只要在贷款申请里注明是禽业,根本就无法获得贷款。"麻朝阳说,到期的贷款要还,还没到期的贷款也被催着。另外一笔村镇银行的贷款原本5月才到期,现在由于已被列入困难企业,被催促提前还贷。此外,浙江省农业发展银行也告诉她,不能以贷还贷,必须以企业自有资金偿还。

  资金困局正在加剧。汪泽文表示,集团旗下合资农户580多户,去年给农户分成利润5564万元。"现在农户天天催问,压栏鸡怎么办?我说公司也实在没有办法了。去年一口气还没缓过来,又挨一刀,哪里受得住。"他说,现在每只鸡亏损六七元,1月司已经亏损2000多万元,2月估计还要亏1000多万元,在这么继续下去,公司很快要撑不住了。

  "公司+农户"形式的企业面临的资金困局更为严峻。湖州南浔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正面临着市场与农户的"两头挤压",一方面禽类无法流通变现,另一方面不得不按约定给养殖户支付成本,导致资金链紧绷。

  "现在活禽市场关闭,禽类交易完全冻结,只有以每斤两三元的价格往山东卖一点,一斤就要亏损六七元。"温氏畜牧负责人表示,更大的困难是公司不得不按照协议向下游农户收购活禽,下游农户有600多户,都是跟着企业从事养殖的,现在每天没有收入,还要支付巨额收购费,资金将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去年大量的鸡收购进来,但是销不出去。公司就将鸡宰杀冷冻。原本指望年底情况能够好转,但现在活鸡卖不掉,要饲养成本,那些冷冻鸡也卖不掉,还要冷冻成本。"屠友金说,今年就是砸锅卖铁也保护不了农户了,"我把房子都抵押了,再没有其他可以抵押借贷的东西了,企业运转已经到了极限".

  一些家禽龙头企业的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自从H7N9禽流感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银行抽贷、停贷现象已经"将老底儿都拖垮了".

  禽业企业的资金困局背后,是家禽业从业人员面临的严峻考验。浙江省家禽协会的提供的数据显示,仅浙江省从事家禽行业相关从业人员达到100多万,这100多万人员涵盖家禽业的养殖、加工、屠宰、销售、饲料、运输和兽药各个环节,面对销售不振,相关行业都受到影响。

  解困政策亟待"落地"

  面对黯淡前景,当前禽业企业普遍信心不足,不少企业萌生退意,他们希望解困政策尽快"落地".

  面对"生死考验",家禽企业希望政府在全力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的同时,能更关注畜禽养殖业面临的困境,多方伸出援手共度难关。

  浙江省畜牧部门表示,当前省里正在研究相关措施,以将畜禽企业的损失减到最低。已经确定了20家重点保护禽业企业名单,同时正在抓紧制定对其他企业的扶持政策,估计近期就会有结果。相关的扶持政策也会考虑企业的资金需求,通贴息贷款等方式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据了解,目前浙江省畜牧协会已经召集相关企业进行座谈,将家禽业面临的困境以及对关闭活禽市场后如何做好"杀白上市"的建议呈送有关部门,希望相关扶持政策能尽快"落地",缓解企业资金链危局。

  "情况可能会越来越糟。"一位禽业企业主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浙江禽业目前面临的危机在于,一年多时间内,市场两次关闭,畜禽企业无力抵御。"市场一定要关闭,我们也只能认了。但是关闭之后,禽业企业该向何处去,政府会不会有政策出来,什么样的政策,什么时候出来,这是我们大家的疑问".

  "希望缓解资金压力等扶持政策能赶快'落地'."汪泽文表示,现在企业每天都要亏损几十万元,真的是"心在滴血",希望政府扶持家禽业的好政策赶紧有实施细则,落到实处,缓解企业的资金困难,也为后续禽类产品稳产保供打下基础。

  不少企业负责人认为,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希望政府出面通过贴息、财政补贴等方式延长企业贷款,银行不要抽贷、压贷,企业通过压缩产量减少损失,渡过眼前的难关,保证禽业企业员工和养殖户的利益不受损。

  "H7N9禽流感仍呈高发态势,活禽市场也要永久性关闭,家禽行业真的是看不到一点前景了,不少人都萌生退意。"一位企业主认为,采取措施恢复信心是当前最迫切的工作。

  尽管形势异常艰难,但仍需看到希望。浙江和盈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永胜说:"我们投的都是政策性保险,保险里规定,鸡生病才有补偿,人生病没有补偿。现在危急时刻,希望政府可以帮扶我们,扩大一下保险范围,这可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根救命稻草。"

  广东已有禽企老板"跑路"

  全省家禽业损失以每月10亿元规模扩大

  记者 吴涛 广州报道

  去年以来的两轮"H7N9病毒"事件给家全国家禽行业造成严重打击。据统计,养殖大省广东损失超过百亿元,且正以每月10亿元的规模扩大,开平市已出现禽业企业老板卷款"跑路"现象。

  老板"跑路"鸡农无助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来到广东开平市赤水镇的开平市合众牧业有限公司的办公楼所在地点时,公司大门紧锁,空不见人。当地人说,合众牧业有限公司老板已经卷款"跑路",最可能的原因是公司资金链断裂。

  据了解,合众牧业公司去年6月底才成立,共三个股东,分别是周遗胜、李亦金和李宏海。养殖户王允龙说,周遗胜和李亦金不见后,他们"抓到了"李宏海,寸步不离看着,"上厕所也跟着,但最后李宏海还是跑掉了".

  合众牧业公司涉及的养殖户有70多户,采取的模式基本都是普遍的"公司+农户"模式--公司跟农户签订合同,农户为公司养鸡,公司为农户提供鸡苗、饲料、药品和技术等,农户向公司每只鸡苗交押金2元或3元,养大后由公司按合同回收。公司的饲料等费用从卖鸡款中扣,一般每只鸡农民的利润为2到3元。

  公司倒闭后,所涉农户面临着艰难困境。一些农户的鸡已经被公司回收,但并没有拿到钱,押金、卖鸡款全被卷走;一些农户交了押金,拿了鸡苗回来,现在没有饲料喂养,只能饿死。60多岁的龙尚芳从合众牧业公司买了18000多只鸡苗,从1月15日公司饲料断供到23日,因为无力自己购买饲料,鸡苗饿死只剩下5000多只。

  养殖户杨杰彬妻子满脸愁容地说:"饲料又贵,一包要100多块,现在到处借钱买饲料,要喂大还要二三十万元。可是哪里来这么多钱,希望能有人帮帮我们。"

  广东省家禽业协会会长陈迎丰说,广东家禽养殖行业从业人员有1000万人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

  禽企尽掏家底死撑

  连续打击让禽业企业资金周转艰难。"从去年4月到现在,家禽业损失惨重,大部分企业资金处于断裂边缘。"广东省家禽业协会秘书长林敏说。

  广东开平市绿皇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去年产值4.2亿元,上市1680万只鸡,涉及养殖农户1020户,亏损3050万。春节前夕,从事家禽养殖8年的公司总经理黄威龙近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以前赚的钱这次都赔光了。"

  国内知名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4月4日,广东黄鸡的批发均价为5.55元每市斤,而5月1日最低时跌倒2.22元每市斤。

  "当时鸡都卖不出去,但也不能不收。大家都在自救,一是开拓农村市场,让销售员开车到粤西的茂名市等农村地区,下乡卖鸡;二是实在卖不掉的,只能收回来宰了,一天要宰七八千只,到现在冰库里面还积压着十几万只。"黄威龙说。

  去年8月开始,广东家禽市场开始恢复,到10月基本恢复正常。但12月再次爆发的疫情,使家禽业深陷绝境。开平市家禽业协会会长黄永禄说,上半年企业都在减产,10月刚把产量调回来,结果鸡差不多到出栏时间,又碰到疫情,现在是卖也不是不卖也不是。

  黄威龙说:"我们养的是走地鸡,成本高,约莫8.5元一斤左右,这几天的价格约是5元一斤,一只鸡3斤左右,要亏9元。我们一天上市5万只鸡,也就是说我坐在办公室里看着一天不见十几万块钱。"

  "节后家禽业糟糕的行情仍在继续,现在企业基本是在死撑,都把以前的家底全部拿出来了,不够的只能靠老关系找银行贷一些款。"陈迎丰说。

  广东家禽业损失超百亿

  去年4月和12月先后爆发的两轮"H7N9病毒"事件,给广东省家禽业带来严重打击,企业、养殖户普遍亏损,业内人士在《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将其称为"毁灭性"打击。据广东家禽行业协会统计,两轮H7N9事件给广东家禽业的损失已超百亿元。陈迎丰说,广东家禽业的损失正以每月10亿元的规模扩大。

  据悉,广东省是我国家禽生产和消费大省。2012年出栏家禽11.3亿只,占全国的10%,排名第二,其中黄羽肉鸡(简称黄鸡)、水禽、肉鸽等产量排名全国第一,最主要的黄鸡出栏量达7亿只。

  广东省农业厅的一份报告显示,相继发生的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被冠以"禽流感"见诸报道后,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心理,广东肉禽销量锐减,价格暴跌,家禽养殖企业、养殖场、养殖户全面亏损。

  "广东家禽产量大,而且广东黄鸡消费以活禽交易为主要销售形式。'禽流感'一词已让民众谈禽色变,有专家提醒民众'远离活禽',使广东成为损失最为惨重的省份。"陈迎丰说。


本文共分[1] 页

    上一篇:政府发布禽流感信息不能屈从于家禽业怨声

    下一篇:江浙广福等省家禽业遭遇毁灭性打击
 
35941客服微信
扫一扫了解更多产品信息!
新手指南
了解35941
注册新用户
法律声明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兽药产品
猪兽药
鸡兽药
牛羊兽药
毛皮兽药
水产兽药
饲料产品
猪饲料
鸡饲料
饲料添加剂
饲料预混剂
浓缩料
猪药系列
高热病
口蹄疫
咳喘病
拉稀
促生长
禽药系列
黄白痢
大肠杆菌
呼吸道
新城疫
消毒剂
牛羊系类
牛羊催肥
乳房炎
头孢
驱虫药
小反刍
35941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了解更多产品信息!
货到付款 整件免邮 正品保证 买贵补差 支付宝担保
Copyright 2006-2019 35941.com版权所有 吉ICP证B-2-4-20080050号 吉ICP备080000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4301号 *兽药广审(文)201609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