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在大陈江流域养殖场所整治行动中,大陈镇的3家泔水猪养殖场已经关停并整治完毕。
自整治行动以来,经过排摸统计,大陈镇共有32家畜禽养殖场,其中禁养区13家,限养区19家,根据其治污方式限定治理时间,禁养区最迟在今年12月前整治完毕。其中3家泔水猪养殖场必须于8月底前予以关停,这三家养殖场分别位于大陈三村、湖山村、李孟宅村。大陈三村养殖场占地300余平方米,存栏90头,因其位于大陈江边,且污水直接经过池塘排入大陈江,早在排摸阶段,镇工作人员就对其予以限期搬离,并于7月份拆除,目前此处已是一片平地。随后,湖山村的养殖场也顺利搬迁。
然而,李孟宅村养殖场的关停却没有这么顺利,因经营户为大陈本地农民,尽管存栏量只有48头,但养殖场是他们惟一的家庭经济来源。当工作人员上门做工作,要求关停时,农户意见很大。上班不到一年的镇农办工作人员小施因为经验不足,上门做工作时更是吃了“闭门羹”。有20多年乡镇工作经验的杨仲一带着小施再次登门,把市委市政府治污的决心和相关政策详细讲解;同时,又认真听取了农户的困难和要求,带回镇党委政府研究。之后,镇农办和大陈片工作人员前后6次登门宣讲政策,葛某终于答应配合镇政府关停养殖场。
在畜禽养殖排摸、整治过程中,大陈镇总量多,工作难度大,但镇干部丝毫没有怨言,“此路不通换条路”,一直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农户沟通协调,年轻干部和老干部联合作战,在8月20日前就完成了泔水猪养殖场关停的任务。就如老杨说的:“没什么的,就是多跑几趟,多走几步,多说几句,多理解一点而已。”看似轻松朴实的语言,却是代表了诸多老乡镇干部一份为群众着想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