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今年以来市畜牧部门通过对100家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排污流程及污染物处理进行规范,全面降低了畜禽粪便及污水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了畜禽粪便和污水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我们养鸡场投资30多万元建成的近80米长储粪棚于今年初投入使用,现在雨天鸡粪再也不外流了,都成了有机农田肥料。”文登营镇营南村一家养鸡场场长陈培模介绍,过去鸡场鸡粪被送进粪池后,雨天即便盖上防雨罩,仍会有鸡粪外溢的情况,现在有了储粪棚,这个问题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装车外运也都在棚内进行,污染降到了最低限度。该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刘友财告诉记者,通过市畜牧兽医局的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目前全镇3家规模以上养殖场都完成了畜禽养殖污染物减排工作,从而有效提高了生态养殖效益。
市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市畜牧部门加大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作为保护农村环境、促进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治理过程中,首先选取100家规模畜禽养殖场规范其排污流程及污染物处理,通过建设消毒池、三级沉淀池、沼气池、储粪场等各种硬件设施,全面降低了畜禽粪便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此基础上,市畜牧部门还积极探索污染治理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法、污染综合治理等畜禽养殖新技术,使规模养殖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污水处理的统一化管理模式,最终达到减少养殖污染,提高生态养殖效益的目标。
“在上级部门给予的资金的扶持下,今年初我们养殖场实施了大型沼气工程项目,污水经过多方处理后,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也就是我们说的沼气,沼气再通过收集用于发电、烧锅炉等。”米山镇小山前村文登东成养殖场负责人介绍,经过厌氧产气处理后,上清液即为沼液,再经过多方处理,后达标排放,用于灌溉,实现了“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种植业”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