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35941小编 | 分类:兔类 | 更新:2014/3/27 9:52:24 | 浏览:20 |
|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兔子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于家兔或者野兔感染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而引起的,此病毒传播能力强,病兔病死率高,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措施,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综合性的防治。 |
潜伏期自然病例为2-3天,人工感染为1-3天。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三种病型。
最急性型:多见于非疫区或流行初期。常发生于夜间。无任何前兆或仅表现短暂兴奋,而后突然倒地,抽搐,尖叫数声而死。
急性型:病兔表现食欲减少或拒食,精神沉郁,被毛粗乱,结膜潮红,体温升高达41℃以上,稍稽留后急骤下降,临死前病兔瘫软,不能站立,但不时挣扎,撞击笼架,高声尖叫,抽搐,鼻孔流出泡沫性液体,死后呈角弓反张。
慢性型:多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潜伏期和病程较长,精神不振,采食减少,迅速消瘦,衰弱而死。有的可以耐过,但生长缓慢,发育较差。
据报道,病兔中约有90%的急性型病例其特征症状为,临死前15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许多病例临死前肛门排出淡黄色的稀簿液状粪便;约有15%的病例死后鼻孔流出鲜红色的血液。
做好日常卫生防疫工作,严禁从疫区引进病兔和对外配种,定期用威岛牌消毒剂带兔喷雾或烧碱、草木灰水消毒。预防接种兔瘟灭活疫苗,颈部或股内侧皮下注射,成年兔1毫升,幼兔20毫升,注射后15-20天再免疫一次,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约3个月。未免疫群的仔兔应在32日龄免疫,免疫群应在5日龄左右免疫。一旦发生兔瘟,应立即封锁兔场,隔离病兔,死兔深埋或销毁,兔舍及用具要彻底消毒,对健康兔可紧急皮下或肌肉注射高免血清,每千克体重30毫升,12天后再接种兔瘟组织灭活菌。 |
目前,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定期预防注射脏器组织灭活苗。一年免疫二次,剂量1毫升。注射后4天即能产生高滴度的内源性干扰素,而阻止病毒复制;注苗后7~10天产生免疫力,保护力可靠。子兔20日龄开始初免。未防疫接种的兔群发生疫情时,立即封锁疫点,暂时停止种兔调剂,关闭兔及兔产品交易市场。疫群中未病兔紧急接种疫苗,轻病兔注射高免血清,扑杀重病兔,尸体和病死兔深埋。病、死兔污染的环境和用具等彻底消毒。在非疫区发现疫点时,可考虑采取全群扑杀,或销毁病兔、可疑病兔和可疑病兔尸体,无害处理未病兔胴体及其内脏,彻底消毒兔舍内外环境等 。 |
|
|
|
|
U盘 |
500积分 |
 |
|
|
|
充电宝 |
2250积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