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35941小编 | 分类:鸡禽类 | 更新:2014/3/10 10:59:34 | 浏览:19 |
|
本病是1998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发生的一种新的鸭病毒性传染病,以软脚、摇头和肝脏、脾脏及胰脏大量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特征,故暂称之为“花肝病”,其病原的归属问题仍在研究中。它主要侵害1月龄内雏番鸭,7—8日龄即可发病,最多见于10—25日龄的雏番鸭,潜伏期为2—4天,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通常为20%—30%,严重的可高达95%以上,给番鸭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几天内即可涉及全群,在出现死亡鸭后,病势发展较快,1—2天内即达死亡高峰。 |
症状:病雏鸭表现精神沉郁,毛松震颤,两脚软弱无力,头颈下垂,有的可见喘气和下痢;有的表现健康,一旦出现症状则往往已是疾病的后期。 |
防治:迄今尚无特异性的有效防治药物,在疫区以本地病鸭分离毒株研制成的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效果良好。对患者早期的番鸭使用当地分离毒株制备的高免蛋黄抗体或血清抗体进行治疗,结合使用多维、抗生素和中草药制剂,如“抗囊疫”,经实验室和现场应用,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
|
|
|
|
U盘 |
500积分 |
 |
|
|
|
充电宝 |
2250积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