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35941小编 | 分类:水产类 | 更新:2013/9/3 14:02:49 | 浏览:24 |
|
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赤皮瘟、擦皮瘟等。赤皮病是草、青鱼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多发生于2-3龄大鱼,当年鱼也可发生,常与肠炎病、烂鳃病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
赤皮病(Red-skin disease):鱼体出血发炎,鳍片脱落。①预防方法:鱼种放养时,每立方水用5-10克漂白粉浸洗半小时左右。②治疗方法:内服抗菌素,外用每立方水1克漂白粉全池遍洒。 |
荧光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水中,土壤中。杆状,无芽孢,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症状: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衰弱、离群独游于水面。体表局部或大面积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鳍充血,尾部烂掉,形成“蛀鳍”。鱼的上下鄂及鳃盖部分充血,呈块状红斑。有时鳃盖烂去一块,呈小圆窗状,出现“开天窗”。在鳞片脱离和鳍条腐烂处往往出现水霉寄生,加重病势。发病几天后就会死亡。 |
含氯石灰(漂白粉),或20%二氯异氰脲酸钠,或30%三氯异氰脲酸粉,或8%二氧化氯,一次量,每1吨水体,1-1.5g、或0.3-0.6g、或0.2-0.5g,或0.1-0.3g,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天1次。
8%溴氯海因,一次量,每1吨水体,0.2-0.3g,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天1次。
10%聚维酮碘溶液,一次量,每1吨水体,0.5-1ml,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天1次。
五倍子,一次量,每1吨水体,4g,将五倍子磨碎后用开水浸泡,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天1次。
大黄,一次量,每1吨水体,2.5-3.7g,先将大黄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 |
|
|
|
|
U盘 |
500积分 |
 |
|
|
|
充电宝 |
2250积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