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35941小编 | 分类:鸡禽类 | 更新:2013/8/16 10:42:12 | 浏览:5 |
|
鸭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所致的雏鸭急性死亡和青年鸭或成年鸭慢性感染。 |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鸭群周围环境中。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主要通过鸭皮肤外伤和黏膜损伤感染发病。如种蛋被污染,会造成胚胎早期死亡;刚出壳的雏鸭在孵坊内可通过脐孔感染发生脐炎,出现大量死亡。此外,鸭群密度过大、拥挤、鸭舍潮湿或通 风不良、鸭营养不良等都能促发本病。
临床症状:鸭脐炎型葡萄球菌病常发生于出壳后1周内的雏鸭。患病雏鸭体质瘦弱,精神委靡,食欲废绝,卵黄吸收不良,腹围膨大,脐部发炎肿胀,常因败血症死亡。
鸭皮肤型葡萄球菌病多发生于3~10周龄鸭,常因皮肤外伤感染。患病鸭局部皮肤发生坏死性炎症或腹部皮下炎性肿胀,皮肤多呈蓝紫色,触诊皮下有波动感。病程稍长的病例,皮下化脓坏死,并引起全身感染,食欲废绝,最后因体质衰竭而死。
鸭关节炎型葡萄球菌病经常发生于青年鸭或成年种(蛋)鸭,跖、趾关节肿胀、跛行,病程往往较长。
鸭内脏型葡萄球菌病常发生于成年种(蛋)鸭,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有腹部明显下垂。
剖检病变:脐炎型病死雏鸭,脐部坏死,卵黄吸收不良、稀薄如水。皮肤型病鸭,皮下有出血性胶胨样浸润,胶胨液呈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的病例也有坏死性病变。
关节炎型病鸭,在关节囊内或滑液囊内有浆液性或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稍长的病鸭关节囊内有干酪样坏死物质。
内脏型病死鸭,肝脏肿胀、质地较硬、表面呈黄绿色,脾脏稍肿,泄殖腔黏膜有时可见坏死性溃疡灶,腹腔内有腹水和纤维素性渗出物。 |
预防本病应加强鸭群饲养管理,保持舍内清洁卫生,清除污物和一切锐利的物品,减少或防止皮肤、黏膜和鸭蹼的外伤,这对本病的预防显得特别重要。此外,应保持种蛋的清洁,减少粪便污染,做好育雏保温管理,接种疫苗时做好局部消毒,防止吸血昆虫叮咬,经常更换垫草,消灭蚊蝇和体表寄生虫。如果发现皮肤损伤,及时用5%碘酊或龙胆紫酒精涂擦,以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红霉素等治疗本病效果较好。但各地敏感药物不尽相同,各场应根据自己的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高敏药物控制该病。
|
|
|
|
|
U盘 |
500积分 |
 |
|
|
|
充电宝 |
2250积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