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口服液  粉针  水针  可溶性粉  散剂  溶液剂  预混剂 兽药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按疾病查产品 >
首 页 快问兽医 看图说病 经验分享 精品专区   购物车(0)
  您的当前位置:35941首页 > 看图说病 > 查看全部 > 鸡的马立克氏病 ...
 
鸡的马立克氏病
发布人:35941小编 | 分类:鸡禽类 | 更新:2013/8/12 9:26:30 | 浏览:3  
分享到:
概    述:
 
马立克氏病又名神经淋巴瘤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对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本病是由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肿瘤病,导致上述各器官和组织形成肿瘤。病鸡常见消瘦、肢体麻痹,并常有急性死亡。在病原学上可以与鸡的其他淋巴样肿瘤病相区别。
详细内容:
 
鸡是主要的MD自然宿主。鹌鹑、火鸡和山鸡可发生自然感染MD,但不出现疾病。乌鸡(竹丝鸡)也可自然感染,而且易感性强,死亡率很高。火鸡经人工接种MDV病毒后可产生淋巴瘤,但还没有证明它是MDV的自然宿主。MD对其他种生物的重要性极小或者几乎没有。 1日龄雏鸡人工接种感染后3-6天出现溶细胞感染,6-8天淋巴器官出现变性病变,特别是胸腺和法氏囊萎缩。2周左右可见神经和其他器官有单核细胞浸润,并开始排毒。最早在18天前后,一般在3-4周出现临诊症状。 大多数鸡群开始暴发本病是从8-9周龄开始,12-20周龄是高峰期。但也有3-4周龄的幼鸡群和60周龄的鸡群暴发本病的事例。 感染MD的病鸡,大部分为终生带毒,病毒不断从脱落的羽毛囊皮屑中排出有传染性的MDV,这就是MD的传播难于控制的带有根本性的原因。至今还没有证明MD垂直传播的事例。 虽然70年代已有疫苗预防本病,但不少鸡群在接种疫苗之后虽有明显地降低发病率,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损失。但也有一些鸡群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由MD造成的损失。无母源抗体的鸡群接种疫苗后最少需一周才能产生免疫力。有母源抗体的鸡群则至少要在接种疫苗2周以上才能产生免疫力,疫苗剂量还得加大约4倍。部分统计的资料表明,初生鸡雏在有MDV污染的环境中几乎在一周内疫苗产生免疫力之前已感染上了自然强毒,因而失去或降低了疫苗的效力。一般来说,免疫接种不能100%防止发病,同非免疫的对照鸡群相比,保护率为80%-85%。
 
注意事项:
 
MD的症状被分为三个型:神经型(古典型)、内脏型(急性型)和眼型。各型混合发生也时有出现。 神经型症状最早出现的表现是步态不稳、共济失调。一肢或多肢的麻痹或瘫痪被认为是MD的特征性症状,这是由于神经受到MDV不同程度的侵害而引起的,特别是一条腿伸向前方而另一条腿伸向后方。翅膀可因麻痹而下垂,颈部因麻痹而低头歪颈,嗉囊因麻痹而扩大并常伴有腹泻。病鸡采食困难,饥饿至脱水而死。发病期由数周到数月,死亡率为10%-15%。 内脏型多为急性暴发MD的鸡群。开始表现为大多数鸡严重萎顿,白色羽毛鸡的羽毛失去光泽而变为灰色。有些病鸡单侧或双侧肢体麻痹,厌食、消瘦和昏迷,最后衰竭而死。急性死亡数周内停止,也可延至数月,一般死亡率为10%-30%,也有高达70%的。 眼型MD可见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减退或消失。虹膜失去正常色素,变为同心环状或斑点状以至弥漫性青蓝色到弥散性灰白色混浊不等变化。瞳孔边缘不整齐,严重的只剩一个似针头大小的孔。 以上3种型在发生本病的鸡群中常为同时存在。出现临诊症状的病鸡有少部分能康复,但多数以死亡告终。
 
 
 
  积分商城: 更多>>
U盘
500积分
充电宝
2250积分
 
经验分享: 更多>>
鸡腺胃炎怎么治疗鸡肌胃炎怎么治疗
肌腺泰 鸡肌胃炎、腺胃炎、脾坏死高端特效药就选----...点击查看
母猪不发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许多养猪场经常会遇到,母猪断奶后不发情的问题,针对这...点击查看
新城疫症状及治疗方法
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2~15d,平均5~6d。 发病的早...点击查看
特种养殖新项目元宝鸽
一对优良的元宝鸽,首先是它们的羽色要单纯,要统一,精神状态好...点击查看
 
24小时客服电话
0431-88935941
客服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上网找兽药 就到35941
关于35941
大事记
服务优势
法律声明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新手指南
注册新用户
新手特训营
账户密码
买家入门
卖家入门
供应商服务
发布产品
查询卖家
如何管理
35941推广
物流服务
采购商服务
找公司
找产品
技术帮客
退款维权
如何付款
支付宝充值
支付宝转账
支付宝提现
支付方式
购物保障
买家防骗
卖家防骗
交易纠纷
支付宝担保交易
35941微信公众号
关注有惊喜,好礼码上到!
货到付款 整件免邮 正品保证 买贵补差 支付宝担保
Copyright 2006-2014 35941.com版权所有 吉ICP证B-2-4-20080050号 吉ICP备080000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4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