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35941小编 | 分类:鸡禽类 | 更新:2013/8/12 9:23:11 | 浏览:3 |
|
鸡新城疫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常呈急性败血 鸡新城疫鸡新城疫症状。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便稀、神经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死亡率高,对养鸡业为害严重。1926年首先发现于印度尼西亚,不久又在英国新城发现,世界各国均有流行记载。有强毒株和弱毒株两类。病毒分为低毒力型(即缓发型)、中等毒力型(即中发型)、强毒力型(即速发型)3型。多数高强度毒力株常属嗜内脏型新城疫病毒。鸡科动物都可患罹本病。家鸡最易感,雏鸡比成年鸡易感性更高。 |
NDV可感染50个鸟目中27个目240种以上的禽类,但主要是发生在鸡和火鸡。珍珠鸡、雉鸡及野鸡也有易感性。鸽、鹌鹑、鹦鹉、麻雀、乌鸦、喜鹊、孔雀、天鹅以及人也可感染。水禽对本病有抵抗力。
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的粪便及口腔粘液。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尘土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结膜传染易感鸡是主要的传播方式。空气和饮水传播,人、器械、车辆、饲料、垫料(稻壳等)、种蛋、幼雏、昆虫、鼠类的机械携带,以及带毒的鸽、麻雀的传播对本病都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较易流行。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鸡均能感染,但幼雏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大龄鸡。纯种鸡比杂交鸡易感,死亡率也高。某些土种鸡和观赏鸟(如虎皮鹦鹉)对本病有相当抵抗力,常呈隐性或慢性感染,成为重要的病毒携带者和散播者。
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2~15d,平均5~6d。 发病的早晚及症状表现依病毒的毒力、宿主年龄、免疫状态、感染途径及剂量、并发感染、环境及应激情况而有所不同。
该病以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为主,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和气喘,有时可见头颈伸直,张口呼吸,食欲减少或死亡,出现水样稀粪,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病鸡逐渐脱水消瘦,呈慢性散发性死亡。剖检病变不典型,其中最具诊断意义的是十二指肠粘膜、卵黄病柄前后的淋巴结、盲肠扁桃体、回直肠粘膜等部位的出血灶及脑出血点。 |
一.新城疫的预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饲养管理,防疫,消毒,免疫及监测五个环节缺一不可。不能单纯依赖疫苗来控制疾病。加强饲养管理和兽医卫生,注意饲料营养,减少应激,提高鸡群的整体健康水平;特别要强调全进全出和封闭式饲养制,提倡育雏、育成、成年鸡分场饲养方式。严格防疫消毒制度,杜绝强毒污染和入侵。建立科学的适合于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充分考虑母源抗体水平,疫苗种类及毒力,最佳剂量和接种途径,鸡种和年龄。坚持定期的免疫监测,随时调整免疫计划,使鸡群始终保持有效的抗体水平。一旦发生非典型ND,应立即隔离和淘汰早期病鸡,全群紧急接种3倍剂量的活毒疫苗,必要时也可考虑注射Ⅰ系活毒疫苗。如果把3倍量Ⅳ系活苗与ND油乳剂灭活苗同时应用,效果更好。对发病鸡群投服多维和适当抗生素,可增加抵抗力,控制细菌感染。 |
|
|
|
|
U盘 |
500积分 |
 |
|
|
|
充电宝 |
2250积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