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35941小编 | 分类:猫类 | 更新:2013/8/12 17:39:14 | 浏览:5 |
|
猫免疫缺陷病毒病于1987年发现,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受到感染的猫会罹患猫后天免疫缺乏综合症,俗称猫艾滋病。虽然称为猫艾滋病,但与人类的艾滋病不同的是,猫艾滋病并非透过性行为传染,主要是透过共食时的唾液和打架的伤口感染;另一个不同在于,感染 FIV 的猫之死亡率并没有人类的艾滋病来得高,通常就算患病,仍然能够活至正常寿命。FIV病毒并不会感染人体。目前已有对抗此病毒的疫苗 |
猫之间的传染主要经唾液和咬伤传播。接受病猫输血也是受感原因之一。垂直传播是罕见的。
本病毒是一种慢性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特征相似。临床上该病的特征是慢性、变化性、免疫抑制与CD4++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下降。
诊断要点: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进行诊断。
急性期:典型表现包括淋巴腺病变、发烧和萎靡不振。可能发生腹泻或贫血症状。
潜伏期:通常见轻微的淋巴腺病变。
慢性期:特征性症状为口腔炎、牙龈炎和牙周炎;慢性无反应性腹泻;顽固的上呼吸道感染;不明原因的发烧;神经症状:如行为变化、精神异常、痴呆、面部扭曲或抽搐
流行特点:通常是5岁的猫或更大龄的猫。受本病毒传染的公猫几乎是母猫的3倍。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咬伤。通过胎盘或初乳由母猫传染其后代的情况很少发生。 |
本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治疗通常是为了控制继发细菌感染。
使用腺嘧啶脱氧核酸可减少病毒的复制,且常常会提高感染本病毒的猫的生活质量,但是使用这类药物都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如贫血。
维持性治疗显示有助于延长对治疗有效的猫寿命数月或数年不等。 |
|
|
|
|
U盘 |
500积分 |
 |
|
|
|
充电宝 |
2250积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