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口服液  粉针  水针  可溶性粉  散剂  溶液剂  预混剂 兽药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按疾病查产品 >
首 页 快问兽医 看图说病 经验分享 精品专区   购物车(0)
  您的当前位置:35941首页 > 经验分享 > 所有经验 > 公牛阉割后的止血措施...
 
公牛阉割后的止血措施
分享者:35941小编 | 分类:牛羊类 | 更新:2013/8/15 11:43:59 | 浏览:8
分享到:
概    述:
 
公牛阉割后的止血措施
详细内容:
 
公牛阉割后的止血措施 我国传统阉割公牛历史悠久,方法多样,效果各异。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公牛失去生殖能力,改变公牛性能,提高畜产品质量。阉割公牛的手术力求安全、快捷、刺激小,以保证术后恢复快,有效遏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在临床术例中,精索出血、精索炎、精索瘘时有发生,往往造成二次手术和再次用药治疗,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不良影响。笔者应用牛自体鞘膜韧带反扎精索,替代缝线,在当地乡镇阉割公牛131例,术后并发症少,效果好,现将其中2例的操作方法以及心得体会报告如下,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操作技术 此方法只适用于有血去势,所用器械不变。为便于操作,常取左侧横卧保定公牛,按常规外科手术的要求,做好器械和术部的消毒。术者左手握紧牛阴囊,右手持刀切开阴囊挤出睾丸,徒手分离固有鞘膜,轻轻牵引睾丸暴露精索。从精索上分离开鞘膜韧带至附睾尾部,剪断,再将鞘膜韧带沿精索继续分离到精索较细部,左手握掐住此处,并配合右手将鞘膜韧带绕精索打猪蹄结,向睾丸方向连续打猪蹄结2~3个,确认结扎牢靠,在最后一结外剪断精索,除去睾丸,并在断端涂抹碘酊。 2 注意事项 首先检查公牛体况及术部,若患有隐睾、疝、炎症等,则不宜采用此方法。剥离固有鞘膜时要注意保护鞘膜韧带,避免一同剥离。在精索上分离鞘膜韧带时动作要轻,完整保护,如断离则不宜使用此方法。结扎时第一个猪蹄结不能太紧,否则损伤组织,造成术后出血等。 3 典型例子 例1 何某的役用牛要求阉割,笔者与当地畜牧兽医站人员一起操作。方法如下:该牛经全身和局部检查无异常,可施行手术。左侧横卧保定公牛,用清水洗净阴囊及周围的污物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阴囊及周围皮肤。术者手及手臂先用肥皂水洗净,再用0.1%新洁尔灭消毒,并一次浸手及手臂3~5分钟后,凉干。术者左手握紧阴囊,使睾丸紧贴阴囊底壁,右手持刀,在阴囊底部平行于阴囊缝隙作一切口(切口长为睾丸纵轴长的3/4左右),一次连同固有鞘膜切穿,顺势挤出睾丸,徒手分离固有鞘膜和睾丸,轻轻牵引睾丸暴露精索,分离鞘膜韧带,在附睾尾部剪断。沿精索继续分离鞘膜至较细部,左手握掐此处,并配合右手将鞘膜韧带绕精索打结,向睾丸方向连续打猪蹄结2个,轻轻拉紧,确认结扎牢靠,在最后一结外剪断精索,除去睾丸,并在断端涂抹碘酊。同样方法摘除另一侧睾丸。最后用5%碘酊涂擦切口及周围,阴囊皮肤涂上适量的防蝇膏。10天后回访,切口愈合,无其它异状。 例2 张某的6岁黄牛采用鞘膜韧带反扎精索阉割后,右侧阴囊切口内滴血,已隔4小时还未自然止血,故再一次横卧保定公牛,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囊及阴囊内积血块,由于阴囊切口周围肿胀,不便查找出精索,检查结扎处未脱及出血,确定出血部不在精索上。用纱布沿精索缓缓伸入,作压迫止血,肌注5%安络血20ml,退出纱布。10天后切口愈合良好。 4 小结与体会 此方法在临床中应用131例,安全,方便,效果好,就地取材,省去缝线,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而用缝线结扎,有的能引发异物过敏,出现炎症反应,影响畜体健康。
 
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
 
 
 
已有
经验
已有
贡献者
 
看图说病: 更多>>
鸡的传染性喉气管炎
发病初期,常有数只病鸡突然死亡。患鸡初期有鼻液,半透明状,眼...点击查看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
突然发病,体温40-42C。,稽留3天,故称三日热。皮温不均...点击查看
鸡感染性卵囊球虫病
主要症状和病变:急性病例精神沉郁,排多量鲜血便,1-2日内死...点击查看
牛恶性急性卡他性热
病牛最初高热,体温41-42C。,稽留热。肌肉震颤,寒战,食...点击查看
 
24小时客服电话
0431-88935941
客服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上网找兽药 就到35941
关于35941
大事记
服务优势
法律声明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新手指南
注册新用户
新手特训营
账户密码
买家入门
卖家入门
供应商服务
发布产品
查询卖家
如何管理
35941推广
物流服务
采购商服务
找公司
找产品
技术帮客
退款维权
如何付款
支付宝充值
支付宝转账
支付宝提现
支付方式
购物保障
买家防骗
卖家防骗
交易纠纷
支付宝担保交易
35941微信公众号
关注有惊喜,好礼码上到!
货到付款 整件免邮 正品保证 买贵补差 支付宝担保
Copyright 2006-2014 35941.com版权所有 吉ICP证B-2-4-20080050号 吉ICP备080000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4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