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口服液  粉针  水针  可溶性粉  散剂  溶液剂  预混剂 兽药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按疾病查产品 >
首 页 快问兽医 看图说病 经验分享 精品专区   购物车(0)
  您的当前位置:35941首页 > 经验分享 > 所有经验 > 如何使农村小型养猪场获得高效...
 
如何使农村小型养猪场获得高效
分享者:6161 | 分类:猪类 | 更新:2013/12/23 11:36:36 | 浏览:16
分享到:
概    述:
 
 目前,农村小型养猪场越来越多,为使小型养猪场获得高效,必须严格恪守科学管理规程进行科学饲养,笔者根据多年的饲养经验总结出七条供小型养猪场参考。
详细内容:
 
  一要饲养瘦肉型品种。目前生猪商品市场总体要求是以优质优价效益高的瘦肉型猪为主,用纯种瘦肉型公猪与当地母猪杂交,形成二元、三元杂交商品猪。一般二元杂交瘦肉率51%,三元杂交瘦肉率58%,比当地猪高13%~20%,而且肥育期可缩短70~80天。   二要适宜的饲养规模。一是自繁自养型规模,基础母猪饲养量为100头左右,年出栏商品猪1600头左右。二是仔猪育肥型规模,年出栏商品猪1600头左右。三是繁育仔猪型规模,基础母猪饲养量100头左右。   三要适宜的饲养密度。小型养猪场空间较小,场主为获得较高利润,猪群饲养密度较大。正常的饲养密度为每头断奶仔猪占栏面积0.7平方米,育肥猪每头1.2平方米,每群以10~15头为宜。若低于这个标准,易造成猪舍空气质量差,呼吸道疾病频发。   四要优化饲养管理。为了达到瘦肉型生产定向目的,优化饲养管理是关键,重点要做到“一促、二控、三加”。“一促”是:生长早期,足量投饲能量饲料,促肉、骨生长,主要是以红薯、玉米等淀粉主含量饲料,混以高蛋白饲料,特别要注意充足蛋白质饲料的供应。因为猪瘦肉中蛋白质高达21%,其主体是饲料中粗蛋白转化的结果,所以一般在猪的生长过程中,要分阶段投饲适量的蛋白质饲料。前期猪体重在20~45千克,投料蛋白质含量为20%左右较好。中期猪体重在45~70千克,投饲蛋白质含量16%为好。后期不少于14%,整体要比脂肪型猪饲料蛋白质高4%~10%。“二控”是:生长后期抑制能量饲料投放量,一般不超过总食量的85%,控制脂肪沉积,可提升瘦肉率含量。“三加”是:适度合理投用添加剂。有些用户过量使用添加剂,导致效果低下和浪费。杜仲粉可促进肌肉纤维发育,令肉质鲜美,一般用量在0.2%~0.3%为宜;腐植酸有抑制猪后期脂肪沉积作用,一般最大用量不应超过0.6%。   五要提供适宜环境。瘦肉型猪生长,要求外部最适宜温度应在18~21℃,温度过高,采食下降,日增重缓慢。所以,夏季应采取遮荫、喷水、通风透气等措施,冬天应采取温棚饲养、挡风、增温等措施,形成促进脂肪生成,阻碍蛋白质沉积的适宜温度。   六要加强疫病防治。对小型养猪场来说,免疫规范化、科学化非常重要。主要应做到四个规范:一是规范设施设备,坚持科学设计、科学预防为主;二是规范防疫程序,坚持正规防疫;三是规范猪源防病,坚持自繁自诊;四是规范出栏防病,坚持整进整出、场外交易和售后消毒。同时,要采取科学的消毒方法,不但要定期消毒,用足用药量,而且要多种消毒药、杀病毒与杀细菌的消毒剂交替使用,才能达到消灭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目的。有条件的要用紫外线消毒,还要严禁闲人及猫、狗和鼠类等动物入内。   
 
注意事项:
 
七要选择最佳出栏期。最佳出栏期,可为养猪创造最高效益。按时出栏,一般为3月龄左右,且多以实际体重为准。常取二元猪为80~85千克,三元猪为85~90千克为佳,过早或过晚都有损饲养效益。
 
 
 
已有
经验
已有
贡献者
 
看图说病: 更多>>
鸡的传染性喉气管炎
发病初期,常有数只病鸡突然死亡。患鸡初期有鼻液,半透明状,眼...点击查看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
突然发病,体温40-42C。,稽留3天,故称三日热。皮温不均...点击查看
鸡感染性卵囊球虫病
主要症状和病变:急性病例精神沉郁,排多量鲜血便,1-2日内死...点击查看
牛恶性急性卡他性热
病牛最初高热,体温41-42C。,稽留热。肌肉震颤,寒战,食...点击查看
 
24小时客服电话
0431-88935941
客服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上网找兽药 就到35941
关于35941
大事记
服务优势
法律声明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新手指南
注册新用户
新手特训营
账户密码
买家入门
卖家入门
供应商服务
发布产品
查询卖家
如何管理
35941推广
物流服务
采购商服务
找公司
找产品
技术帮客
退款维权
如何付款
支付宝充值
支付宝转账
支付宝提现
支付方式
购物保障
买家防骗
卖家防骗
交易纠纷
支付宝担保交易
35941微信公众号
关注有惊喜,好礼码上到!
货到付款 整件免邮 正品保证 买贵补差 支付宝担保
Copyright 2006-2014 35941.com版权所有 吉ICP证B-2-4-20080050号 吉ICP备080000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4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