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者:北京爱倍生药业 | 分类:鸡禽类 | 更新:2013/11/13 10:06:52 | 浏览:16 |
鸡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养鸡业危害极大。 |
 |
一.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感染鸡和火鸡。人接触大量病毒日,能发生轻度的眼结膜炎。不同年龄、品种的鸡均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较易流行。
二:临床症状 本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5天。根据新城疫病毒毒力的不同和病程的长短,可分为两大类:鸡典型新城疫和鸡非典型新城疫。 (1)鸡典型新城疫:一般指速发嗜内脏型和嗜肺型,分最急性型和急性型。 最急性型:此型为败血型。病鸡发病后很快死亡,除精神委顿外,常看不到明显症状。多发生于雏鸡与流行初期。 急性型:其典型症状为:①上呼吸道分泌大量黏液,自口鼻流出,有时挂于嘴端,常摇头想甩掉。呼吸困难,呼吸时喉部发出“咯咯”的喘鸣声或尖叫声。②由于呼吸困难,血液中氧气不足,二氧化碳增多,使肉髯变为青紫色,临死前及死后尤为明显。③下痢,粪便呈绿色、黄白色,有时混有少量血液。④部分鸡嗉囊蓄积大量酸臭液体,倒提鸡时,液体急速自口中流出,‘提壶倒水一般。病程3~5天,死亡率高达90%~100%。 (2)鸡非典型新城疫:即亚急性和慢性型,一般发生于免疫过的鸡群。鸡的日龄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同。 雏鸡: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呼吸时发出“呼噜、呼噜”声,病程稍长时出现歪脖扭颈、角弓反张、转圈等神经症状。并有两肢麻痹,但不出现劈叉姿势。 中雏: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排黄绿色稀便,有少量中雏: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排黄绿色稀便,有少量参病鸡出现歪脖扭颈、转圈和腿、翅麻痹等神经症状。 成鸡:轻者仅表现一过性的食欲减少,产蛋率下降20%~ 30%,有的更多,经过20~25天产蛋率可开始回升,但需要2~3个月才能完全恢复正常。在产蛋率下降的同时,出现软蛋、畸形蛋和小型蛋等。重者则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嗜睡、食欲减退或废绝,鸡冠萎缩,稍发绀,冠表面附有白色状物,呼吸困难,排出黄褐或黄绿色稀便。发病率和死亡率化也很大,发病率最高可达85%,最低仅为5%,死亡率最高为85%,最低为15%。
三、剖检变化 (1)鸡典型新城疫:嗉囊壁有溃疡并胀满、充气,有黏液;腺胃肿胀,腺胃乳头和乳头问有出血点;腺胃和肌胃交接处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肌胃角质层下黏膜有出血斑或溃疡;十二指肠、肿大呈弥漫性出血;心、肝、脾、肾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和斑;喉头、气管、肺内有黏液,黏膜有出血;喉头肿胀,肺脏呈大叶性肺炎;气囊增厚、浑浊。 (2)鸡非典型新城疫:鸡的日龄不同,其病变也不同。 雏鸡:病变为喉、气管有大量黏液和黏膜充血及水肿,硬脑膜下呈树枝状充血,并有出血点。 中雏:剖检可见喉头、气管黏膜明显出血,部分鸡腺胃乳头有少量出血点,肠道有卡他性炎症,有时黏膜出血。 成鸡:病变不典型,严重者主要能见到喉头及气管黏膜出血,盲肠和直肠黏膜有出血溃疡,直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泄殖腔黏膜出血,个别鸡腺胃出血,硬脑膜有出血点,卵黄性腹膜炎。
四、防治方案: 1.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病原体的侵入,定期消毒定期接种疫苗。 2.治疗方案:扶正解毒散饮水+克拉西林饮水,毒特康拌料.连用4天,间隔24小时后用iv系疫苗4倍量饮水即可。
|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病原体的侵入,定期消毒定期接种疫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