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口服液  粉针  水针  可溶性粉  散剂  溶液剂  预混剂 兽药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按疾病查产品 >
首 页 快问兽医 看图说病 经验分享 精品专区   购物车(0)
  您的当前位置:35941首页 > 经验分享 > 所有经验 > 河豚养殖与利用...
 
河豚养殖与利用
分享者:1460694602@qq.com | 分类:水产类 | 更新:2013/10/23 10:01:43 | 浏览:26
分享到:
概    述:
 
河豚养殖与利用
详细内容:
 
河豚大多数种类均为特有的豚形,这一体形特征决定了它们的游泳能力不强,除作一般性移动外,不作远距离徊游。河豚不同种类的体形存在很大差异,通过仔细观察其体形特点,有利于增长鉴别河豚鱼种类的经验,提高鉴别水平。
(一)河豚的色泽、斑点和条纹 河豚起源于热带海洋,因而大多具有美丽多变的色泽、斑点和条纹。因为河豚鱼的体色花纹变异很大,同种河豚鱼的个体间存在差异,同一个体不同生长阶段也存在差异,单纯靠河豚鱼的体色花纹来鉴别种类是不可靠的,应结合其他特征,综合考虑。1 .白点 许多种河豚体表均有白点、白斑。在东方属中,成体具白点、白斑的种类有星点东方、铅点东方,它们都是小型鱼类;同为东方属的菊黄东方、网纹东方、暗纹东方、紫色东方等种类的幼体体表具白点和白斑。养殖单位购苗时应提高鉴别能力,到有信誉的单位购买优质苗种。2 .胸鳍后斑点 大多数东方属鱼类均具有这一黑斑,其变异性很大,但可以根据其位置、边缘情况及形状鉴别不同的种类。星点东方的胸鳍后斑为一扁圆形黑斑;虫纹东方胸鳍后斑周围呈菊花状;横纹东方黑斑很不明显;圆斑东方胸鳍后斑为深褐色圆斑,斑径显著大于眼径,圆斑周围有一马蹄形淡色宽边缘;弓斑东方胸鳍后有一横过背部的墨绿色鞍状斑。3 .斑纹 大多数河豚的名称是根据其新鲜体色斑纹命名的,如横纹东方鱿体表背部具6 条横带;黄鳍(条纹)东方鳍黄色,全身具有明显的条纹;虫纹东方全身具蠕虫状白色斑点;双斑东方胸鳍前后各见一黑斑;痣斑东方全身散布似痣的黑斑点;紫色东方成体体表颜色为紫色等。
(二)鳍 河豚无腹鳍。鳍的颜色、形状是河豚的分类依据之一。如黄鳍东方鳍为黄色;红鳍东方与假睛东方的区别之一在于它们的臀鳍色泽上的差异,前者呈白色或红色,后者呈灰色,也有些个体臀鳍的色泽为白中有黑,这就需要参考其他特征综合分析判断。另外,在自然状态下,红鳍东方的臀鳍是白色,由于捕捞过程中的挣扎和相互厮咬,往往充血发红而得名。另外,通常河豚游动时只靠各鳍条的波浪式运动前进,运动时姿势憨厚笨拙,很具观赏价值。在观赏鱼市场上被戏称为“潜水艇”,有很大市场潜力。
(三)皮刺 河豚多数具有皮刺。皮刺是皮肤的突起,有的转化成瘤,如豹纹东方。由于皮刺的有无、强弱及其分布特点在同一种类内变异很小,比较稳定,因而皮刺的特征是河豚分类、鉴别的主要特征之一。依据皮刺鉴别中国东方鱼类的方法如下:第一,皮肤光滑,无皮刺或瘤:紫色东方,虫纹东方。第二,皮肤光滑,无皮刺,具瘤状突起:豹纹东方。第三,皮刺遍布全身:铅点东方。第四,背腹皮刺区在胸鳍前后相连接:横纹东方。第五,背腹皮刺区在胸鳍前眼后部相连接:暗纹东方。第六,背腹皮刺区分离,背腹皮刺区非舌状,向后延伸绕背鳍至尾部:星点东方,网纹东方。第七,背腹皮刺区分离,背部皮刺区呈舌状,皮刺细弱:墨绿东方,弓斑东方。第八,背腹皮刺区分离,背部皮刺区呈舌状,皮刺强:红鳍东方,假睛东方,菊黄东方,黄鳍东方,双斑东方。
 
注意事项:
 
合理养殖
 
 
 
已有
经验
已有
贡献者
 
看图说病: 更多>>
鸡的传染性喉气管炎
发病初期,常有数只病鸡突然死亡。患鸡初期有鼻液,半透明状,眼...点击查看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
突然发病,体温40-42C。,稽留3天,故称三日热。皮温不均...点击查看
鸡感染性卵囊球虫病
主要症状和病变:急性病例精神沉郁,排多量鲜血便,1-2日内死...点击查看
牛恶性急性卡他性热
病牛最初高热,体温41-42C。,稽留热。肌肉震颤,寒战,食...点击查看
 
24小时客服电话
0431-88935941
客服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上网找兽药 就到35941
关于35941
大事记
服务优势
法律声明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新手指南
注册新用户
新手特训营
账户密码
买家入门
卖家入门
供应商服务
发布产品
查询卖家
如何管理
35941推广
物流服务
采购商服务
找公司
找产品
技术帮客
退款维权
如何付款
支付宝充值
支付宝转账
支付宝提现
支付方式
购物保障
买家防骗
卖家防骗
交易纠纷
支付宝担保交易
35941微信公众号
关注有惊喜,好礼码上到!
货到付款 整件免邮 正品保证 买贵补差 支付宝担保
Copyright 2006-2014 35941.com版权所有 吉ICP证B-2-4-20080050号 吉ICP备0800000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4301号